【CCBN2019】廣電IP化發展論壇成功舉行
日期:2019-03-25 18:17:08
眾所周知,IP技術與廣電制播流程相融合,能夠最大化釋放產能,高效率優化流程,以更經濟的成本提供更多樣化的業務,幫助傳統媒體從“單一渠道采集、封閉式生產、點對面單向傳播”的運作模式向“全媒體匯聚、共平臺生產、多渠道分發”的IP化、云化的新型制播方式轉變。在當前融合媒體與大視頻的背景下,傳媒與視頻相關技術正在飛速發展與迭代,面對即將到來的5G時代,以及UHD超高清內容的制播需求,全IP化網絡制播的發展可謂是大勢所趨。
為了更好地適應產業變革要求,2019年3月22日上午,CCBN2019廣電IP化發展論壇在北京維景國際大酒店大宴會廳C隆重舉行,會議由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CCBN組委會、中廣互聯共同舉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科技委副主任何宗就擔任主持。各地廣電網絡公司代表、企業專家、行業學者在內的百余名業內人士參與了此次論壇,共同圍繞廣電IP化發展的戰略與實踐展開交流探討。
圖為:廣西廣電網絡公司規劃建設中心副總監朱瑩德
論壇上,廣西廣電網絡公司規劃建設中心副總監朱瑩德首先與大家分享了《SDN創新構建全IP萬兆融合網的實踐》。他指出,目前SDN的創新應用體現在三方面:1、利用軟件定義網絡中的五元組匹配與修改特性,解決了前端信源IP化后存在外部信源插入的安全性問題。2、利用軟件定義網絡中的可編程接口,復制流量,形成每級測試點,解決分發網故障排查問題;同時,因為是采用單向強制推流,所以上下游設備是松耦合關系。3、網絡系統符合有線數字電視網IP化的發展架構,安全方面無需專業技術人員維護;同時,也降低了對分發網維護人員的技能要求,OPEX顯著降低。
圖為:深圳市茁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佳宏
深圳市茁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佳宏做了題為《廣電有線網絡IP化的迭代式快速演進方案》的演講。他認為5G架構是最值得有線電視參考的架構,5G架構已把光纖通道化、射頻調制化、運營云計算化。沿著5G架構會發現問題變得簡單化,有線電視在調制問題上面,不要在介質上去爭論了,哪一種介質都可以有調制方式。“目前,有線電視現在已經覆蓋到千家萬戶,但還是以戶作為經營單位。我們認為,有線電視應該是以居室為單位,發展大屏文化。因此,不管是密密麻麻住宅還是高樓大廈,都要以居室舒適化為目標,來建設有線電視IP化平臺。”
圖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有線電視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朱里越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有線電視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朱里越詳解了廣電IP化進程中的直播技術。他指出,直播IP化是大勢所趨,目前廣電的雙向化、光纖化改造取得全面進展,城域網建設也已頗具規模,具備了開展IP直播的網絡條件。而4K、8K、VR等內容的出現對直播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的DVB頻點資源已無法滿足。
他認為,組播是IP直播的最佳模式,但是只搭建組播網絡是不夠的,真正的商業運營還面臨著多種業務和技術要求,需要一個獨立的IP直播平臺。據了解,多個省網已開展IP直播方面的嘗試。其中,山西廣電在大同、臨汾、運城建設了全IP平臺,“臨汾市智慧廣電全IP融合業務網建設實際”項目曾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應用與技術革新獎;廣東省全IP組播試點項目則選在省內的廣州、珠海、惠州3市進行試點,目前也已完成試點建設;2018年12月,重慶奉節完成全IP平臺建設工作,為此采購了5000臺IP機頂盒,用于大力發展IP直播業務。
圖為:華數傳媒平臺運維總監張琴
華數傳媒平臺運維總監張琴從技術角度闡釋了廣電IP化數據中心的挑戰與實踐。據了解,2013年至2016年期間,華數傳媒通過引進分布式NAS架構和技術,優化了媒體生產系統的轉碼制作等業務系統架構,大幅度提升了業務效率,并通過將媒體生產和云計算業務存儲架構進行拆分和優化整合,替換了EXT3、GFS等落后技術,大大的提升了業務性能;2016-2017年期間,華數傳媒又通過一系列的治理和整合方法,優化了分布式NAS存儲系統和架構,進一步提升了50%以上的業務訪問性能,通過KV等類型的分布式對象存儲的嘗試,在不斷降低成本投入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存儲擴展和服務能力。進入2017年,華數傳媒逐漸將重點側重于三方面:一是優化分布式nas存儲系統和架構,主要是在存儲軟件性能方面加速業務訪問,進一步提升了50%以上的業務訪問性能;二是通過kvposix等類型的分布式海量對象存儲的嘗試,降低成本,提升擴展和服務能力;三是進行物聯網應用的研究。
圖為:羅德與施瓦茨(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廣播電視與媒體高級銷售經理曹德青
作為企業代表,羅德與施瓦茨(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廣播電視與媒體高級銷售經理曹德青介紹了《R&S廣電媒體IP化制播存解決方案》。他認為,隨著用戶對媒體內容消費要求更自由隨意,多屏內容分發讓電視不再成為第一屏幕,更多用戶在移動終端上消費媒體內容。與此同時,社交媒體越來越驅動著廣電媒體消費,媒體內容的消費更加個性化。優質內容依然具有強大的用戶黏性與盈利性,更多的廣告預算被投入到OTT平臺。廣電系統IP化面臨著巨大挑戰,構建完整的性價比優秀的IP化廣電生態系統尚需時日。
圖為:貴州廣播電視臺播控傳送中心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向東
最后,貴州廣播電視臺播控傳送中心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向東以《電視制播系統IP化實踐與探討》為題,談到從2016年開始貴州廣播電視臺就已密切跟蹤電視制播IP化的發展狀況并逐步制訂4K/IP化發展時間規劃。作為IP化的先行探索,2017年貴州廣播電視臺首先在播出域建設了一套《12頻道IP播出傳輸系統》并于當年底投入使用,拉開了全面建設4K超高清、IP化電視制播技術體系升級的序幕。2018年在制作域貴州廣播電視臺又開始實施了基于IP技術架構的《4K超高清大型全媒體轉播生產系統》系列項目建設,今年內將建成超高清(4K)全媒體轉播車、C波段全媒體衛星傳輸車、超高清(4K)全媒體新聞制播網、超高清(4K)全媒體新聞演播室系統,使貴州廣播電視臺初步具備基于IP化的超高清(4K)全媒體制播能力。
此外,他還表示,預計到2020年,貴州廣播電視臺將開展超高清(4K)電視播出實驗,并推進超高清(4K)與融合媒體內容制播協同一體化發展,實現貴州廣播電視臺在技術體系、生產流程、內容建設、發展方式的超高清(4K)、IP化制播升級轉型。